锅炉系统运行变化对除尘器的影响和布袋除尘技术技术发展
燃煤电厂锅炉除尘器滤袋失效原因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资源、能耗为主的重工业(电力、钢铁、化学等)也了的发展。
然而,作为一种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在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如高温烟气、烟尘类颗粒物的排放等。若不对其采取的治理,必将直接影响人的健康甚至生命。
我国是煤炭大国,占据了国内的主要燃料市场,随着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产生的有毒气体将会严重影响人类和环境的生存,因此,怎样实现设备构造简单,操作简单、一次性投资少,占地面积小,能耗低,不易产生二次污染,处理后的副产物具有市场需求的同时脱硫除尘达到排放的标准是新型脱硫除尘装置(技术)的关键。
一、锅炉系统运行变化对两种除尘器的影响比较
①锅炉产生的烟气量变化
除尘布袋:与除尘设备有关,只要除尘布袋不损坏,烟气的出口排放浓度可以实现稳定排放,即小于50mg/m³,根据系统运行情况自动调节出灰方式。
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波动较大,烟尘排放浓度会随着电网电压的波动,出现波动,排放不稳定。
②锅炉烟气的温度变化
布袋除尘设备:烟气温度太低了会结露,同时可能会引起糊袋和本体钢结构腐蚀;烟气温度太过滤料允许温度,容易烧袋,设计了旁路烟气系统。
静电除尘器:烟气温度太低了也会结露,不但会引起本体钢结构腐蚀,电场内部还会产生高压爬电;烟气温度太高了板会受热变型,同时粉尘的比电阻升高,不容易合电,从而影响除尘效率,而且影响很明显。
③锅炉系统漏风
布袋除尘设备:对于耐氧性差的除尘布袋会影响除尘布袋寿命,比如PPS滤料,所以烟气含氧量控制在10%以内,但除尘效率不受影响。
静电除尘器:漏风风量增加就等于增加了电场风速,电场风速增加了对除尘效率有影响。
二、布袋除尘技术技术发展
布袋除尘技术在近30年发展起来,我国于1974年开始研制布袋收尘器在13-100m³高炉进行试验,1985年329m³高炉布袋收尘器投入生产使用。随后太原钢铁厂高炉引进了技术便有了发展,国内其他钢厂把该技术移植到300m³炉窑并获得成功。1991和1992年钢通过利用日本技术先后建成1726m³、2100m³高炉的布袋收尘器;此后攀钢也建成适用高炉的单机袋式除尘器。但清灰的方式均为净煤气反吹风形式,同时考虑到纯布袋除尘技术上的不足,所以原湿法除尘器一直仍未拆除以便备用。通过织物对含尘气流进行过滤使粉尘粒子在滤料上沉降。布袋除尘的原理为利用织物筛滤作用和惯性碰撞作用为主,同时拦作用,重力沉降作用,扩散作用和静电作用等相互配合进行过滤捕集尘粒。过滤捕集效果与滤料的孔隙、气流速度及粉尘自有特性等有关。布袋除尘设备针对废气的净化可达到净化度高、节水、节电、运行费用低,且对环境污染较小等特点。以脉冲清灰方式除尘原理为例,气流由下部进入箱内布袋织物截留等方式,使灰尘沉积,通过压力测定或时间控制检查到灰尘时,可关闭进气阀进行清灰,利用震动敲打的方式抖动布袋使其表面灰尘大部分落入灰斗后该布袋便可重新投入除尘工作。灰斗的灰积到程度后便可由输灰系统设备送上大车将其运走,我们在清灰形式中采用低压脉冲喷吹较为实用且流行。净化气体排放后,可以根据气体具有的特性进行利用,高炉煤气可以接入煤气用户使用或各种发电使用。目前其主要采用全干式工艺流程,部分设备系统前加重力除尘器或旋风除尘器;除尘器滤袋材料通常为玻璃纤维针刺毡、FMS、美塔斯;闭路反吹清灰方式,以氮气脉冲喷吹为较多使用,少部分设备为净煤气加压反吹。全密封式眼镜阀为提供;双灰斗、叶轮给料机、灰球阀组成的卸灰设备通常在灰斗装有氮气炮清堵装置以利清灰;螺旋输灰机等实现机械输灰的集中操作;加湿卸灰机卸灰可以防止二次污染对环境保护具有意义。
新型静电布袋除尘技术作为除尘应用的核心工作之一。对生产生活的很多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将新型静电布袋除尘技术到除尘应用工作中。